数据科技部门的正式启动以来,西藏自治区显示第二个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调查和研究,88年在西藏特殊的科学研究活动一直在加剧,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持来保护地球“第三极”。
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于2017年8月,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全面、深入的调查在青藏高原的水、生态、人类活动和其他环境问题,为了保护地球“第三极”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持2017年9月13日,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“江湖源”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如乡阿如村拍摄。墨脱首次发现苦苣苔科植物。在纳木科地区发现了杉木的枯枝和残留的茎,重建了我国最长灌木年轮宽度的年代学(1479-2015年,总长度537年)。
——首次较为准确地估算青藏高原75个大型湖泊的冰物候和蒸发情况,即青藏高原湖泊年蒸发总水量约为517亿吨在Nam Co水深94.5 m的采样点,在同一孔内成功钻探153.44 m,获得了96%的高质量岩心,创下了我国湖泊岩心钻探的新纪录。
青藏科考纳木错第二科考科考队利用已建成的水平台,钻取100米深的湖芯,分析研究了纳木错地区近10 ~ 20万年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和机制。这是2019年7月6日,研究人员在指定区域驾驶浮动平台抛锚链。新华社记者李欣摄初步估算,“亚洲水塔”的冰川、湖泊和主要河流总径流量超过9万亿立方米,为国家水资源保护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。